京东集团股价上涨,物流业务扩张显成效
1. 全球化网络布局加速
京东物流在2025年全面推进“全球织网计划”,上半年新增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波兰、韩国、越南、沙特等国家的多个海外仓,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。截至6月底,海外仓面积实现超100%增长,构建了“2-3日达”时效圈,沙特等地区甚至实现“1日达”。此外,京东物流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“JoyExpress”,提供送货上门、货到付款及高时效快递服务,标志着其全球化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。

2. 技术赋能效率提升
京东物流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深度应用,实现全环节智能化升级。例如,广州服饰行业仓新塘三期启用“智狼”集成自动化系统,结合立体货架、飞梯系统和智能拣选工作站,订单处理效率显著提升。同时,京东物流在全国十余个省份投入数百台无人车,实现站点与路区接驳运输的常态化运营,节降末端运营成本,提升揽派时效和妥投率。
3. 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凸显
京东物流深化“全球电商一盘货”服务能力,推出极简逆退服务和海外仓大件“送装一体”服务,解决海外客户逆向物流难题。上半年,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501亿元,同比增长(08976.HK/CH)19.9%,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176亿元,同比增长(08976.HK/AOz)14.7%,客户数量超7.3万名,单客户平均收入达23.9万元,显示其服务深度和客户粘性持续增强。
财务数据支撑:物流业务成增长引擎
1. 收入与利润稳健增长
京东物流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985亿元,同比增长(08976.HK/QUQ)14.1%;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达33亿元,同比增长(08976.HK/GA)7.1%。尽管新业务(含外卖)亏损拖累集团整体净利润,但物流板块通过技术赋能和精细化管理,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。
2. 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
京东物流通过网络布局优化和智能化改造,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高。例如,海外仓的规模化扩张和无人车的常态化运营,有效降低单位运输成本。同时,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,进一步推动自身收入增长。
展开全文
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:挑战与机遇并存
1. 跨境电商物流竞争加剧
京东物流面临顺丰、菜鸟等竞争对手的激烈角逐。顺丰通过并购嘉里物流加速东南亚渗透,菜鸟则以“全球物流大脑”和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全链路可视化。京东物流凭借“技术+资源”双轮驱动,在海外仓覆盖和时效服务上形成差异化优势。
2. 政策红利释放需求
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推动跨境物流需求增长。京东物流通过布局东南亚、中东等市场,抓住电商渗透率提升的机遇。同时,欧盟《可持续电池法规》等政策倒逼企业披露碳足迹,京东物流的“碳账户”系统和绿色包装体系,助其满足合规要求并提升竞争力。
股价波动:物流业务支撑与市场情绪博弈
1. 物流业务支撑股价
京东物流的稳健增长和全球化布局,为集团股价提供支撑。尽管外卖业务高投入导致集团整体净利润下滑,但物流板块的技术优势和一体化供应链能力,仍被市场视为长期价值所在。
2. 市场情绪与短期压力
京东集团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大跌(08976.HK/WH)51%,主要受外卖业务百亿级补贴影响。尽管物流业务表现亮眼,但市场对高投入的担忧导致股价短期承压。然而,京东零售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.6%,经营利润率创历史新高,显示其核心业务依然稳健。
未来展望:物流驱动长期价值
京东物流通过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,已构建起覆盖仓配、快递、航空的立体化网络。随着“全球织网计划”的深化和无人车、AI技术的规模化应用,其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释放。尽管短期受外卖业务拖累,但物流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仍被市场看好,有望成为驱动京东集团价值回归的核心动力。



评论